认识心血管代谢疾病

文章来源:肥厚性心肌病   发布时间:2022-6-22 19:28:53   点击数:
 

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人的饮食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经历了从植物性饮食到动物性饮食的转变。从粗粮和新鲜蔬菜的消费到精制谷物和高度加工的高脂肪和高糖食品的消费。伴随着这些饮食变化的是心血管疾病与代谢性疾病的增加。

多项大型人群研究发现,心血管病与糖代谢异常存在高度“共病”关系,且这种“共病”进一步增加了心血管风险。来自欧洲的EUROASPIREIV研究结果显示既往未诊断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约25%可检出糖尿病,即新确诊的糖尿病,另有46%~66%的患者处于糖尿病前期,而糖代谢完全正常者仅占10.5%~26.6%。中国每年归因于糖尿病的心血管死亡人数约为50万。由此见之,心血管病与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共病”现状十分严峻。年英国医学科学院将共病(multimorbidity)定义为个体同时患有两种或以上的慢性疾病。随着共病定义纳入慢性病数量的增加,共病可有成百上千种组合。然而某些疾病并非随机聚集,心血管疾病与代谢疾病便是其中一种稳定的聚集方式。

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代谢因素常聚集存在,这些因素不仅是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同时也参与了靶器官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为此,年美国心脏协会提出了心血管代谢风险(cardiometabolicrisk)。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ardiometabolicdiseases)主要指代谢异常与心血管损害之间有较为明确的因果关系,且排除了结构性心血管病、心律失常和心肌病等病因,其主要表现以冠心病、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心衰)等为主要结局,干预代谢紊乱可有效改善预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也有学者称之为心血管代谢综合征(cardiometabolicsyndrome)。

研究表明心血管代谢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是心血管代谢疾病急剧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防治心血管代谢疾病任重道远。终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代谢疾病一级预防的根本措施。《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根据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证据,提出如下建议:1.谷物-基础在谷物、水果和蔬菜中发现的纤维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可溶性纤维和不可溶性纤维都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和促进肠道运动。可溶性纤维还有其他好处,它有助于降低血糖和降低血胆固醇(通过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2.脂肪-关键

你可能认为所有的脂肪都对你有害,应该尽可能地从你的饮食中消除它们。事实并非如此。身体需要一些脂肪来支持一些身体机能脂肪不是饱和的就是不饱和的。饱和脂肪在室温下是固体的,而且是有害的,因为它会增加胆固醇。相比之下,不饱和脂肪(脂肪的健康选择)在室温下是液态的,可以帮助改善固醇水平。不饱和脂肪包括单元不饱和脂肪和多元不饱和脂肪(例如omega-3和omega-6脂肪酸)。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且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较丰富。相对于较少或不摄入鱼类者,增加鱼类摄入能够降低心血管病发病、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禽肉类中,红肉(猪、牛、羊肉)中的脂肪含量较高,且多为饱和脂肪酸。多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红肉摄入与心血管代谢疾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存在关联。

3.饮品-推动力

研究表明,习惯饮茶的人(每周≥3次,每月茶叶消耗量≥50g)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更低,尤其是多年长期保持饮茶习惯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但是长期饮浓茶会影响铁的吸收,睡前饮浓茶可能造成兴奋而影响睡眠。建议一般成年人适量饮茶,每月茶叶消耗量为50~g,绿茶为佳。

含糖饮料摄入过多增加肥胖、糖尿病与心血管病(脑卒中、心肌梗死)风险。有关咖啡与心血管健康的队列研究和荟萃分析主要来自西方国家,多数认为适量饮用咖啡具有心血管保护效应。

过量摄入食盐会导致高血压,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因此,减少食盐摄入量对你来说很重要。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烹饪时少放盐或其他富含钠的调料(如酱油、味精、鱼露等),并控制餐桌上的用盐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

4.肠道菌群-新渠道

益生元(如菊粉、低聚果糖)是益生菌的食物ーー益生菌(如双歧杆菌),有助于保持人体消化系统健康。益生元是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能够选择性地促进体内有益菌的代谢和增殖,从而改善宿主健康的有机物质,可以在诸如芦笋、香蕉、豆类、大蒜、洋葱、小麦和大豆等食物中找到。

5.中医药-保障此外中医学治疗心血管代谢疾病这种共病具有明显的优势。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相互协调、彼此联络,可通过中医药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进行整体调节。

参考文献

[1]顾东风,翁建平,鲁向锋.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v.35;No.(03):-.

[2]FreemanAM,MorrisPB,AspryK,etal.ACliniciansGuideforTrendingCardiovascularNutritionControversies:PartII.JAmCollCardiol.;72(5):-.doi:10./j.jacc..05.

[3]祝之明.代谢性心血管病:理念、挑战与实践[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v.49;No.07(07):-.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qzm.com/yfzl/12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